第四节 抽样检验策略
1、抽样检验策略种类
抽样检验策略的分类
常见的抽样检验策略
1.标准型抽样检验策略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策略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策略是规定在肯定样本容量n时的允许的批合格断定数c,记作,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不是合格的结论。c也可用Ac表示。c值一般为可同意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同意的每百单位缺点数。若实质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 d≤c时,断定为合格批,同意该检验批; d>c时,断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策略
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策略时规定两组参数,即首次抽检的样本容量n1时的合格断定数c1和不合格断定数r1多次抽样检验策略
2、抽样检验策略参数的确定
第一类错误是当p=p0时,以高概率L=1-α同意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因为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水平水平p0的概率α,又称提供方风险、生产方风险等。
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拒绝检验批,以β为同意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买家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水平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用方风险、买家风险等。
确定α与β
如前所述,α是生产者所要承担的风险,β是用户所要承担的风险;生产者特别要预防水平合格的商品错被拒收;反之,用户则力求防止或降低接收水平不合格的商品,双方都期望尽可能减小我们的损失。要绝对防止这两种错判是不可能的,片面强调某一方的利益也是错误的。一个合理有效的抽样检验策略应该是将两类风险都控制在一个适合小的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所带来的损失。
为了保护买家和生产者的利益,一般都有肯定的规定和标准,也可以双方协商确定。《建筑工程水平验收统一标准》中的规定是: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般控制范围是α=1%~5%;β=5%~10%.对于主控项目,其α、β均不适合超越5%;对于一般项目,α不适合超越5%,β不适合超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