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
某外商拟在某地投资建设一基础设施项目,有多个场址策略可供选择。该项目不是《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围,但可能对环境导致轻度影响。因项现在期工作的需要,该外商使用公开投标方法选聘咨询单位,经过资格预审,有A、B、C、D、E五家咨询单位进入短名单。招投标和咨询工作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其中外商代表1名、招标代理机构代表2名,技术专家2名,经济专家2名。
因为招标人缘由,投标有效期需要延长,招标人公告了所有投标人:因B咨询单位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招标人允许其撤回投标文件,但拒绝退还投标保证金。
事件2:最后D咨询单位中标,并同意委托拓展项目场址比选。D咨询单位觉得项目地址选择应从建设条件和建设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
事件3:外商需要D咨询单位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帮助外商完成《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填报。
事件4:拟建项目场址为荒地,D咨询单位建议外商征求当地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议。外商觉得项目不占耕地,仅需得到规划部门的批准而不必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许可。
事件5:外商觉得拟建项目不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不需要政府核准或审批。仅需向当地政府备案即可。同时,为获得建设项目备案,需先得到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准文件。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2中,D咨询单位对该项目进行场址比选时,除考虑建设条件和建设成本外,还需考虑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3、分别指出事件3、4、5中外商的建议是不是妥当,并简述理由。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工程咨询概论》中的投资建设各阶段工程咨询服务内容和工程咨询招标与投标的有关内容。还涉及教程《项目决策剖析与评价》中场址比选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的有关内容。
答案:
1、不妥之处1、技术和经济专家的人数少于评标委员会成员总数的2/3,由于依据《中国招投标法》,技术和经济专家的人数不能少于评标委员会成员总数的2/3。
不妥之处2、招标方拒绝退回B咨询单位投标保证金的做法不妥,由于根据有关规定,假如投标人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投标人有权撤回其投标文件,并收回投标保证金。
2、咨询单位对该项目进行场址比选时,除考虑建设条件和建设成本外,还需考虑运营成本、环境保护条件、运输成本、安全条件。
3、事件3中该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妥,由于该项目会对环境导致轻度影响,根据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事件4中外商觉得项目不占耕地,仅需得到规划部门的批准而不必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许可的做法不妥。由于新建项目无论是不是占用耕地,都应征求当地主管部门的建议,其中包含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议。
事件5中外商觉得拟建项目不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不需要政府核准或审批,不妥,由于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外商投资项目需要核准,若是项目备案,应先备案后获得环境批复文件。
2、(20分)
某咨询企业受A市政府委托,研究拟定该市经济社会进步规划。咨询工程师在调查中,采集到该市国民经济运行的如下数据:2025年该市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68亿元和340亿元;与2025年相比,2025年该市的农商品价格平均上涨25%,工业品价格平均降低5%,服务业价格平均上涨8%;
2025年和2025年该市的消费物价指数分别是260和280。
同时,咨询工程师还依据其他有关材料,做出如下判断:因为当地近年来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致使劳动力整体需要降低,因此存在周期性失业现象。
咨询工程师参照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十一五”规划的指标内容,设计了A市经济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包含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
问题: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什么?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使用什么办法?
2、计算A市2025年的通货膨胀率,并据此判断该市的通货膨胀是哪类型型。
3、咨询工程师对该市失业种类的判断是不是正确?说明理由。按失业缘由的不同,失业一般分为哪几类?
4、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十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分为哪几类?咨询工程师设计的A市经济社会发
展指标体系中的上述四项指标,在“十五”时期国内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中分别是什么属性。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宏观经济政策与进步规划》中的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总体规划指标剖析的有关内容。
答案:
1、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名义GDP是按实质市场价格(或2025年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实质GDP是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或基年的价格)计算的。
2、该市2025年的通货膨胀率
=(202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202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2025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280-260)/260=7.69%(或7.7%)
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或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3、其判断不正确。因为劳动力的供给和需要不匹配所致使的失业应为结构性失业(或答:对于由区域生产总值呈降低趋势所致使的劳动力整体需要降低,由此所产生的失业为周期性失业)。
从失业缘由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4.“十一五”时期国内经济社会进步规划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人民生活4类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是预期性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预期性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减少(%)是约束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是约束指标。
3、(20分)
某工程项目合同工期为20个月,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1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匀速施工。
为有效控制工程水平,咨询工程师对各工作进行了初步风险剖析,风险对项目产生的影响见表3-1。
表3-1 风险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问题:
1、计算该项目的水平事故损失量的期望值。
2、图3-1中,B、C、H工作需要由一个专业施工队按顺序施工,在不改变工作、工艺关系又最紧凑的首要条件下,怎么样安排这三项工作最合理?合理安排B、C、H工作后的新进度计划与原进度计划相比总工期是不是有利变?此时该专业施工队最少的工作间断时间为多少?重点线路包含什么工作?
3.工程按新进度计划推行过程中,假如D、E工作发生了水平事故,会干扰到什么工作?
4.假如问题3中的风险事件发生,该项目的实质损失为多少,实质工期为多少?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中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的有关内容,与教程《项目决策剖析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剖析与风险剖析的有关内容。
答案:
1、项目事故损失量的期望值
=0.06×5+0.15×80+0.03×18+043×45+050×16+0.06×70+0.08×30+0.04×90+0.66×5+0.18×60+0.03×45=65.84(万元)
2、根据B、C、H顺序安排。
3、会干扰到G、H、L三项重点工作。
4、实质损失=45+16=61(万元)
该项目实质工期变更为21个月。
4、(20分)
某市政府拟建一座污水处置工厂,以提升该市污水处置能力。该市政府委托某咨询机构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该咨询机构提出A、B两个策略,并测算其财务净现金流量,见表4-1。
表4—1 A、B策略财务净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年份1234-10
A策略净现金流量-42000400050006600
B策略净现金流量-36000300050005600
在项目经济剖析中,甲咨询工程师觉得该项目经济成本主要包含项目投资、运营成本、企业所得税、国内利息支出等;经济效益主要包含污水处置费收入、环境改变、促进当地就业等。在项目社会评价中,乙咨询工程师觉得该污水处置厂所在地的居民是本项目的利益有关者,应付其进行利益有关者剖析。
最后经测算,A策略经济净现值小于零,B策略经济净现值大于零。
问题:
1、计算A、B两个策略的财务净现值,判断在财务上是不是可行(财务基准收益率取6%)。
2、甲咨询工程师辨别的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中,什么是不正确的?
3、该项目的社会评价应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内容?乙咨询工程师的看法是不是正确?说明理由。
4、基于上述财务剖析和经济剖析的结果,咨询工程师应推荐什么策略?说明理由。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项目决策剖析与评价》中的财务盈利能力剖析、经济效益与成本的辨别、社会评价的有关内容。
答案:
1、A策略的净现值
B策略的净现值
NPVB=-36000(P/F,6%,1)+3000(P/F,6%,2)+5600(P/F,6%,3)+5600(P/A,6%,7)(P/F,6%,3)
=-846.56万元
A、B策略在财务上都不可行
2、经济成本中不应包含企业所得税、国内利息支出;经济效益中不应包含污水处置费收入。
3、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社会干扰剖析、项目与所在区域的互适性剖析、社会风险剖析。见图4-1。
乙咨询工程师的看法正确。理由:该污水处置厂所在地的居民会遭到本项目的影响,或许会对项目的推行产生影响,应获得他们对项目的支持。
4、咨询工程师应推荐选择B策略,由于该项目是非经营性项目(或市场配置资源失灵的项目,或公共商品特点的项目,或外部成效显著的项目,或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财务剖析结果不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需依据项目策略经济剖析结果,判断其经济合理性。
5、(25分)
某公司有A、B、C3项业务,分别提供不一样的商品和服务为寻求企业资源的组合,该公司使用波士顿矩阵对上述3项业务进行了剖析,结果如图5.1所示。
为了进一步预测B业务的商品市场,该企业的咨询职员讨论了各种预测办法。其中甲咨询工程师觉得:移动平均是一种因果剖析办法,可用于长期预测;一元回归剖析是一种时问序列办法,合适最近或短期预测。
咨询职员最后使用回归剖析法进行预测,预测结果2025年B业务的商品市场需要为3000万台。检验系数t(α/2,n-2)=2.04,S0=140(其中α=0.025,n=30)。
问题:
1、依据波士顿矩阵剖析结果,判断A、B、C各是哪一类业务,分不要说明其特征及应使用的方案。
2、甲咨询工程师对移动平均法和回归剖析法的怎么看是不是正确?说明理由。
3、依据市场需要预测结果,剖析2025年B业务的商品需要量的区间及其可能的概率。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项目决策剖析与评价》中行情分析与策略剖析的有关内容。
答案:
1.A是“问题”业务。
特征是市场成长率较高,需要企业投入很多资金予以支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不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资金回报。
方案是深入剖析企业是不是具备进步潜力和竞争优势优势,决定是不是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
B是“明星”业务。
特征是既有行业进步潜力,又具备竞争优势,是市场中的者,行业处于成长期。方案是重点进步,追加投资,扩大业务规模。
C是“金牛”业务。
特征是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行业成长率较低,处于成熟期,企业生产规模较大,能带来很多稳定的现金收益。
方案是保持稳定生产,不再追加投资,尽量收购资金,获得收益。
2.甲咨询工程师对移动平均法和回归剖析法的怎么看是不正确的。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时间序列法(或延伸预测法,或趋势外推法),且一般只适用于短期(或最近)预测;
一元回归剖析办法是因果剖析办法,适用于短、中、长期(或中长期,或长期)预测。
3、在α=0.02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上,2025年该商品需要量的区间应为:
3000±t(α/2,n-2)S0=3000±204×140
即2025年的需要量在(2714,4,32856)区间的概率为97.5%。
6、(25分)。
某新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550万吨/年,总投资14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5000万元,建设期利息5300万元,流动资金9700万元。依据筹资策略,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率为35%,由A、B两个股东直接投资,其资金本钱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确定,其中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3%,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8%,项目投资风险系数参照该行业上市企业的平均值取1;项目其余投资来自银行长期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所得税税率为25%。
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的营业总收人为t25000力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200万元,固定本钱42500万元。可变本钱21000万元。(收入和本钱均以不含增值税报价明细表示)
在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剖析时,设定投资不变,预测商品价格和经营本钱发生变化的概率见表6-1。
表6.1 可能事件及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
销售收入经营本钱
投资/万元变化状况概率变化状况概率净现值/万元
-20%0.210344
-20%0.2500.5-33304
+20%0.3-77557
-20%0.287036
14000000.500.543388
+20%0.3-864
-20%0.2163712
+20%0.2500.5120064
+20%0.375812
问题:
1、计算本项目筹资策略的总体税后资金本钱。
2、计算本项目达到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借助率,并判断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3、计算本项目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并判断本项目的财务抗风险能力。
4、说明当项目面临风险时,常见的风险对策有什么。
要点:本题考试知识点涉及教程《项目决策剖析与评价》中筹资策略设计和优化、资金本钱、不确定性剖析和风险剖析、财务评价的有关内容。
答案:
1.资本金的本钱Ks=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f+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β(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Rm-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t)
资本金的本钱=3%+1×(8%-3%)=8%
总体税后资金本钱=8%×35%+7%×(1-25%)(1-35%)=6.2125%
2、BFP(生产能力借助率)=年总固定本钱/(年销售收入-年总可变本钱-年销售税金与附加)
=42500/(125000-21000-1200)=41.34%
3、第一种算法:计算净现值的组合概率,将净现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计算财务净现值小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35+(0.4-0.35)[864/(864+10344)]=0.354
或P[NPV<0]=0.4-(0.4-0.35)[10344/(864+10344)]=0.354
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1-0.354=64.6%
说明本项目抗风险性能力较强。
第二种算法:计算净现值的组合概率,将净现值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并计算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
P[NPV>0]=0.65+(0.8-0.65)[10344/(864+10344)]=0.788
或P[NPV<0]=0.8-(08-0.65)[864/(864+10344)]=0.788
说明本项目抗风险性能力较强。
4、当项目面临风险时,主要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封控、风险转移、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