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建筑防火辅导训练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1、单项选择题
1.两座厂房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m。
A.3.5
B.4
C.6
D.9
2.甲、乙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0
B.25
C.35
D.50
3.通常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6
B.9
C.10
D.13
4.通常情况下,1、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4
B.6
C.5
D.3
5.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仓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10
B.12
C.13
D.25
6.通常情况下,乙醇的精制厂房与固定电焊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15
B.20
C.25
D.30
7.通常情况下,木结构民用建筑与砖混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6
B.7
C.8
D.9
8.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0
B.30
C.40
D.50
9.两座高层民用建筑相邻较高中一年级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
A.不适合小于4m
B.不适合小于3.5m
C.不适合小于2m
D.可不限
10.甲类物品库房与要紧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5
B.30
C.50
D.80
11.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5
B.30
C.40
D.50
12.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13
B.15
C.20
D.25
13.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为1、二级的丁、戊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
A.25
B.20
C.15
D.18
14.丙类液体中间储罐按规定采取防火手段后,与高层的民用建筑、厂房防火间距可不限,但储罐总储量不应大于m3。
A.3
B.5
C.10
D.1
15.乙类物品库房与要紧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适合小于m,与其他民用建筑不适合小于m。
A.14,12
B.25,20
C.30,25
D.50,25
2、多项选择题
1.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的防火技术手段有。
A.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用性质
B.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目
C.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
D.在建筑的相邻面降低开口面积
E.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是。
A.考虑热辐射有哪些用途
B.考虑灭火作战实质需要
C.考虑节省用地
D.考虑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
E.防火间距为相邻建筑物外墙的近距离计算
3、简答卷
1.防火间距确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什么技术手段?
3.办公室等与甲、乙类厂房可否贴邻建造?有什么手段需要?
1、单项选择题
1.B。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中一年级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故本题答案为B。
2.B。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1得出甲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25m。故本题答案为B。
3.D。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考虑到扑救高层建筑需要用曲臂车、云梯登高消防车等汽车,为满足消防汽车通行、停靠、操作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规定1、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故本题答案为D。
4.B。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失火实例表明,1、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维持6~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状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依据建筑的实质情形,将1、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其他3、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因耐火等级低,受热辐射用途易失火而致火势蔓延,所以防火间距在1、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需要基础上有所增加。故本题答案为B。
5.C。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1得出高层仓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3m。故本题答案为C。
6.D。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1得出乙醇的精制厂房与固定电焊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故本题答案为D。
7.D。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4得出木结构民用建筑与砖混结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故本题答案为D。
8.B。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甲类厂房与要紧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故本题答案为B。
9.D。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中一年级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1、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故本题答案为D。
10.C。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甲类厂房与要紧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址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故本题答案为C。
11.A。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故本题答案为A。
12.C。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1得出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故本题答案为C。
13.C。本题考查的是厂房防火间距。依据教程表格2-4-1得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为1、二级的丁、戊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故本题答案为C。
14.D。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建筑附属用房布置。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需要,房间的门应使用甲级防火门。故本题答案为D。
15.D。本题考查的是仓库防火间距。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适合小于25m,与要紧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故本题答案为D。
2、多项选择题
1.ABCDE。本题考查的是防火间距不足时可以采取的防火技术手段。防火间距因为场地等缘由,不能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需要时,可依据建筑物的实质状况,采取以下弥补手段:①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用性质,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的失火危险性,改变房子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②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步骤,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目,提升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③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降低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使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④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⑤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在设置防火墙时,应兼顾通风排烟和破拆扑救,切忌盲目设置,顾此失彼。故本题答案为ABCDE。
2.ABCE。本题考查的是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为:①建筑内部某部位失火时,能限制失火和烟气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蔓延,并为职员疏散、消防职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保护;②建筑物内部某处发生失火时,降低对邻近分隔地区遭到强辐射热和烟气的影响;③消防职员能便捷进行救援、借助灭火设施进行作战活动;④有失火或爆炸危险的建筑设施设置部位,能预防对职员和贵重设施导致影响或风险。或采取手段预防发生失火或爆炸,准时控制灾害的蔓延扩大。故本题答案为ABCE。
3、简答卷
1.影响防火间距的原因不少,失火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原因。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失火延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和数目、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与气象条件等有关。但实质工程中不可能
都考虑。防火间距主如果依据目前消防扑救力量,结合失火实例和消防灭火的实质经验确定的。确定防火间距的主要原则表现为以下四条:①预防失火蔓延;②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③节省土地资源;④防火间距的计算。
2.防火间距因为场地等缘由,不能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需要时,可依据建筑物的实质状况,采取以下弥补手段:
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用性质,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的失火危险性,改变房子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步骤,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目,提升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降低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使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在设置防火墙时,应兼顾通风排烟和破拆扑救,切忌盲目设置,顾此失彼。
3.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需要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使用耐火极限高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